南岸区:推动法治观察制度建设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近年来,南岸区积极探索基层依法治理新路径,以构建法治观察制度为抓手,推动执法监督与基层服务深度融合,有效打通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注入持久法治动能。
▲法治观测点和法治观察员工作会议现场
15个观测点41名观察员
目前,南岸区已在多个领域设立法治观测点15个,并聘请法治观察员41名。这些观测点与观察员聚焦基层实际,在收集法治问题、反映制度实施情况、推动重大法治事项落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龙门浩街道为例,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长江索道、龙门浩老街等热门景点,游客量持续增长,旅游纠纷也随之增多。为此,南岸区在此专门设立法治观测点,梳理旅游纠纷共性,创新推出“黄金一小时”六步调解工作法,实现纠纷快速就地化解。这一实践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助力龙门浩街道获2024年度平安南岸建设优秀等次。
▲法治观测点调解旅游纠纷
据介绍,法治观测点主要负责收集和反映本领域存在的法治问题、全区工作制度和措施的实施情况及问题、需要区委依法治区办统筹推进的重大法治事项;社会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或者舆情突出的重大法治事件;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小事、难事、身边事等。
南岸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法治观察员主要承担了三重角色身份:“信息员”精准捕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领域的问题。如南岸区生态环境局的法治观察员,发现某排污单位废水自行监测工作存在违规行为,坚持“执法+教育”并举,对首次轻微违法、主动整改的单位依法免罚,案例入选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典型案例库。“参谋员”结合专业特长提出“金点子”,例如区人力社保局法治观察员针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推动建立“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平台”。“宣传员”以案释法培育法治信仰,如广阳镇的法治观察员通过“民间故事会”活动,让“遇事找法”成为群众习惯,覆盖群众超万人。
建立闭环机制推进基层治理
观察是手段,提升才是目的。为此,南岸区建立“观察—反馈—整改—提升”闭环机制,让法治建设成果可感可及。
精准研判“首事”,对观察员上报的线索、意见第一时间进行甄别筛选;紧盯流转“要事”,通过“渝法督”平台实时跟踪问题办理进度;助力破解“难事”,针对营商环境优化短板,全面推广“综合查一次”模式,动态更新联合检查清单,2025年企业接受检查频次同比下降23%;严核实效“成事”,开展法治建设“回头看”,形成法治观察工作闭环。
南岸区以“观察”为眼、以“法治”为笔,正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南岸篇章。未来,南岸区将持续深化基层法治观察工作,让法治成为最鲜亮的城市底色。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黄龙路4号 电话:023-67086186 邮编:401147
办公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2:30,14:00-18:00(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主办单位:重庆市司法局
网站标识码: 5000000040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7014143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