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率先!两江新区出台小微企业法律帮扶新举措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
近日,两江新区印发《重庆两江新区小微企业法律帮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法律帮扶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对两江新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目前,该《办法》已于2025年3月10日正式实施。
据悉,该《办法》以小微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帮助企业提高合规经营意识、防范各类法律风险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积极打造“安心创业、专心创新、舒心创造”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让小微企业安心抓经营、放心谋发展。
《办法》规定法律帮扶的对象为新区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参照执行。同时,明确法律帮扶的形式包括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培训、民商事纠纷调解和民商事诉讼(仲裁)代理。其中,民商事诉讼(仲裁)案件代理的处理机关(机构)应为本市范围,知识产权类案件可以不受处理机关(机构)范围限制。
同时,为推动该《办法》尽快落地见效,两江新区司法局出台了《重庆两江新区小微企业法律帮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及《两江新区法律帮扶文书格式目录与样本》,明确法律帮扶申请提交资料、审查指派程序、律师执业规范及政策咨询渠道,为小微企业申请法律帮扶提供指引。
两江新区司法局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基数最多、行业分布最广,是促进发展、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依托,两江新区出台该《办法》为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帮扶,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也是新区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办法》解读
问:《办法》中的法律帮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的法律援助有什么区别?
答:首先,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法律帮扶则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补充和拓展。其次,法律援助是国家层面的一项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法律帮扶则是两江新区对于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作为创新举措进行试行。再次,法律援助的对象是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而法律帮扶的对象是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
问:小微企业法律帮扶的对象是哪些?
答:由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在鸳鸯、人和、天宫殿、翠云、大竹林、礼嘉、金山、康美8个街道内并依法经营的小微企业,即不仅注册地在鸳鸯等8个街道,实际经营地也要在鸳鸯等8个街道,两个条件需同时满足。另外,新区的个体工商户也可以参照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执行。
问:小微企业申请法律帮扶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答:首先,小微企业在两江新区依法经营;其次,小微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合规、诚信经营;其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经营困难无力承担市场化法律服务费用。另外,经营困难标准应符合连续两年经营亏损或达到破产条件。
问:对小微企业的法律帮扶形式有哪些?
答:法律帮扶形式分为四种,包括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培训、民商事纠纷调解和民商事诉讼(仲裁)代理。其中,民商事诉讼(仲裁)案件代理的处理机关(机构)应为本市范围内机关(机构),知识产权类案件可以不受处理机关(机构)范围限制。
问:如小微企业发生纠纷,争议双方均申请法律帮扶,如何处理?
答:若争议双方均提出法律帮扶申请且符合法律帮扶条件的,将指派由不同法律服务机构的法律帮扶人员办理,并优先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问:由谁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帮扶服务?
答:为做好新区小微企业法律帮扶工作,两江新区司法局组建了小微企业法律帮扶律师库,并根据不同类型法律帮扶案件,按照“专业对口、公平公正、扶调结合、优质高效”原则,从库中指派执业律师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问:小微企业获得法律帮扶是否需要付费?
答:目前由两江新区财政全力保障小微企业法律帮扶工作经费,参照《重庆市法律援助补贴办法》标准由财政向法律帮扶人员支付补贴,无需受扶小微企业支付法律帮扶费用。
问:小微企业申请法律帮扶的办公地址及电话?
答: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以到两江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交法律帮扶申请。
办公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渝大道68号新科国际A栋一楼。
政策咨询电话:023-67465705;023-67031142。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黄龙路4号 电话:023-67086186 邮编:401147
办公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2:30,14:00-18:00(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主办单位:重庆市司法局
网站标识码: 5000000040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7014143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