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坪坝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推动沙坪坝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实体运行,有力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4年以来,中心召开工作情况通报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1场次,严格落实行政争议化解联席会议制度,妥善化解300余起行政纠纷及衍生民事纠纷。同期,沙坪坝区办结行政复议案件494件,其中通过调解结案132件,经复议后未被起诉445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率达90%,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卓有成效。中心有关情况被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微信公众号报道。主要做法有以下4个方面:
一站通办 构建化解“高速路”
一是建立解纷平台。在区司法局挂牌成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整合行政复议、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资源,建立“一站式”解纷平台,实现行政争议“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二是拓宽解纷渠道。在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信访办等部门设立联络站,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将涉及行政争议的案件引流至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三是优化解纷流程。中心建立专职联络员“首问责任制”,由其全流程跟踪案件办理,如案件受理甄别、案前引导分流、提出处理建议等。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接案后,根据处理建议细化化解方案,实施针对性化解。
多元协同 凝聚解纷“大合力”
一是汇聚司法合力。与区法院、区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意见》,加强复议化解、审判化解、检察化解合力,推动复议、诉讼、基层治理有机衔接。二是融合专家智力。完善“1+1+N”(常驻调解员+律师+中心、行政机关及专家)调解机制,组建行政争议咨询委员会,聘任10余名律师、实务专家等作为行政争议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全区重大疑难行政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智力支撑。三是激发行业活力。在劳动争议等行政纠纷易发多发且专业性强的领域,中心协调设立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深度参与指导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如中心联合区人力社保局建立“沙坪坝区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动处置中心”,劳动争议案件化解率达到81%。
智慧赋能 按下调处“加速键”
一是案件网上流转。通过“掌上复议”小程序对接“重庆调解在线”应用平台,将中心与45个村调委会、115个社区调委会、4个乡镇调委会、18个街道调委会、1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深度融合,实现在办案阶段随时将行政争议推送至各级、各类型调解委员会。二是调解网上办理。申请人可以通过“掌上复议”在线申请调解、提交证据材料、参与调解活动,调解员可以通过“掌上复议”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组织调解会议、制作调解协议等,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三是创新AI赋能。利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精准研判行政争议案件多发镇街、多发类型、多发领域的规律及趋势,为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提供决策依据。
源头治理 筑牢和谐“防护网”
一是打造多元解纷前哨。中心积极整合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吸纳“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参与化解矛盾,在全区设立25个惠企便民联系点,推动“无讼乡村社区”建设,助推实现“行政争议不上交”。二是延伸争议化解触角。积极探索在各镇街综治中心建立中心服务功能区或者设立“定分止争”申请窗口,推动构建“综治+中心”基层治理新模式,助力推动行政争议诉源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三是强化执法层级监督。中心定期通报执法监督成果,发布典型案例,督促执法机关整改违法违规执法。不断加强对执法部门的培训指导,通过开展“错案讲评”、组织执法部门培训等方式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水平。2024年以来,共开展执法部门培训4次。
下一步,沙坪坝区司法局将继续秉持“复议为民、公正高效”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现有机制,扩大化解范围,充实化解力量,进一步推动行政争议化解中心“提档升级”,健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