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第10!法治成为重庆重要软实力
10月1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种及灵 市司法局局长
熊世明 市司法局副局长
李友生 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
殷 洁 市司法局副局长
张 凯 市司法局副局长
主持人
张 琼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会上,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提升政府立法、依法行政、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和涉外法治工作的质效,“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在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
协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任务落实,法治体系更健全。
重庆积极推进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以及重庆实施方案的落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市、县、乡三级全覆盖,通过法治督察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法治政府全国示范创建数量位居西部第1,“百城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10,法治正日益成为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全面提升政府立法质效,法护发展更有力。
聚焦建设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持续强化制度供给,5年来提请审议的法规规章达到78件。
服务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规章,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规,修改、废止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章、规范性文件721件,着力打造企业有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保障高品质生活显温度。围绕“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医保基金监管等法规规章49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助力高效能治理更精准。围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出台了数字化城运中心建设、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法规规章,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
促进唱好“双城记”添动力。积极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推动出台了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等法规,助力推进公共服务、行政执法的跨省域一体化。
在普法活动中征求辖区居民立法意见建议。
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促善治更规范。
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牵引,系统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推进严格执法,让执法既不缺位、又不越位。系统规范“谁来管、管什么”,全量梳理全市执法事项,明确了市、县、乡三级执法权限,重构了“7+1”综合执法队伍体系,精简整合执法队伍50%以上,让该管的管到位。
推进规范执法,让执法既标准统一、又精准高效。开发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数字应用,用“裁量基准”来规范高频的执法事项,破除了同案不同罚、执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一次到位,在检查频次降低40%的基础上,问题检出率同比也上升了30%。
执法人员走进企业开展“综合查一次”。
推进公正执法,让执法既不过度、又不失度。推动“信用+执法”深度融合,结合企业信用等级、生产经营风险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初步实现“信用越好、检查越少”。
推进文明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推动出台城市管理等15个领域的柔性执法清单,累计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案件2.3万件。积极推动“扫码入企”,在全国首创了“企业码”“执法码”“两码互核”模式,让企业有权对违规检查说“不”,行政执法的群众满意度达到92%。
持续优化法律服务,法惠民生更暖心。
重庆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服务的群众认可度、满意率持续提升。
普惠性法律服务可感可及。实施现代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五年来共提供各类普惠性法律服务超700万件。
兜底性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取消了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限制,五年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7万件,为农民工、残疾人等挽回经济损失22.8亿元。
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专业性法律服务优质高效。全市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行业的法律服务能级持续提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0%以上,年均办理业务超100万件,2024年律师行业主要业务指标位居全国第7,重庆仲裁委连续十年荣获“全国十佳仲裁机构”。
切实强化平安法治一体推进,法创平安更坚实。
聚焦平安重庆建设“三个根本性转变”,健全司法行政风险防控体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的底线。
努力守护高墙内外安宁,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健全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综合改造体系,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迭代优化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积极推进多跨协同、全量闭环、数字赋能“大调解”体系改革,年均调解各类纠纷超50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7%,真正把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五年来共办理复议案件3.5万余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3400余件,近九成案件实现了案结事了,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依法行政、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行政复议接件直通车”接件点。
积极传播山城法治“好声音”,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目标,以精准普法为抓手,年均开展普法宣传8万余场次,普法信息阅览量超5.4亿人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着力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法助开放更扎实。
重庆聚焦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的建设,强化涉外法治保障,积极打造面向东南亚、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高地。
中西部首个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建设落户重庆,成立“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与新加坡等9个国家(地区)仲裁机构共建陆海新通道国际商事仲裁合作机制,2024年重庆仲裁委涉外仲裁主要指标位居中西部第1、全国第6,仲裁裁决在美国、英国等20余个国家执行。
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中国—东盟法律服务中心,构建国际商事“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解纷机制,五年来为350余家境内外企业解决国际商事纠纷540余件、标的金额超400亿元,用高质量法律服务护航高水平开放。
展望“十五五”,重庆将紧扣“新时代市域法治建设新范例”的目标要求,立足司法行政职责,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让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法治底色更厚重。
张琼主持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黄龙路4号 电话:023-67086186 邮编:401147
办公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2:30,14:00-18:00(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主办单位:重庆市司法局
网站标识码: 5000000040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7014143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