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已重新融入社会,以后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近日,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简称市法援中心)收到一封来自一千六百公里以外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年轻小伙陈某的感激之情。
这封信的背后,记录着一个市法援中心倾心帮助失足年轻人的故事。
“怀揣梦想、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容易被形形色色的高薪招聘广告所吸引。”市法援中心主任曹辉林表示,“但这些高薪职业的背后,也可能是诱导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精心编织的骗局。”
陈某就因此而不慎卷入诈骗案。
早前,案发时就读大三的陈某,实习期间误入福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团队负责人的组织策划下,从事“销售”工作。
殊不知该公司披着优质产品的虚假外衣,通过虚构富豪人设和诈骗话术,引诱被害女性高价购买虚构功效且成本低廉的产品,涉案金额高达70余万元。
2023年5月,我市某区公安分局经过侦查,打掉了该诈骗窝点,将涉嫌诈骗的陈某等18人抓获。
同月,陈某的父亲提出了刑事诉讼侦查阶段的法律援助申请,市法援中心审查同意并指派了向廷中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向廷中律师立即去看守所会见了陈某,为其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同时,就陈某涉案情节与公安机关进行了有效沟通,陈某被依法取保候审。
随后,该案被移送审查起诉。陈某接受检察官讯问的前一天,其与父亲再次走进市法援中心,提出了刑事诉讼审查起诉阶段的法律援助申请。
经过审查,市法援中心认为陈某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考虑到申请人生活在外地,为便利申请人,决定当日审批、当日指派熟悉案件情况的向廷中律师继续办理该案。
“受援人陈某在本案中地位作用较小,犯罪情节轻微、如实坦白认罪、主动认罪认罚,并退赔了被害人损失。”在市法援中心及向廷中律师的帮助下,最终检察机关对陈某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收到决定书后,陈某顺利从大学毕业,重新走入社会。
初入社会本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却因就业求职不慎误入犯罪歧途,十分令人惋惜。
“近年来,大学生误入犯罪圈套,充当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帮凶的新闻屡见不鲜,其背后是社会经验的缺乏、法律意识的淡薄。”在向廷中律师看来,大学生猎奇心较重、急于求成等特点,极易成为犯罪团伙的“招聘对象”。
发觉自己误入歧途后,求职者该如何正当维护自己的权利?
“无论是什么工作,一旦发现自己误入诈骗组织,要立即悬崖勒马,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报警,或及时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曹辉林提醒。
大学生如何增强防骗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市法援中心给出了三条建议:首先,要选择诚信可靠、经营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对招聘信息的真实性仔细核对;其次,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活少钱多”“轻松来钱”“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诱人”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客观、理性地看待就业选择;再次,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储备,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