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巫山县“法治引领全域旅游发展”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以来,巫山县探索“旅游第一支柱产业”发展路径,以法治护航全域旅游发展。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聚焦“法”“景”“旅”融合,重点推进文化旅游行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依法治旅行动向各大景区、涉旅行业延伸。
在景区、道路沿线、游客服务中心等地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利用时,充分体现法治元素,播放普法宣传片,张贴依法治旅宣传海报。对县城法治主题公园进一步升级改造,在巫峡镇、竹贤乡等旅游景点覆盖面广的乡镇,拟建宪法国民教育科普基地(示范基地),建成普法大讲堂、法治文化宣传长廊,依托阵地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2022年,巫山县荣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竹贤乡下庄村、骡坪镇骡坪场镇居委被命名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一直以来,巫山县不断完善“1+3+N”全域旅游综合执法管理体系,健全涉旅行业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执法监管保障,积极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全域旅游市场环境。
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旅游执法支队、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所“三支执法队伍”的管理和建设,选派专业执法人员在游客中心集中办公,着力保障巫峡·神女景区、三峡里·竹枝村等景区的秩序和安全。采取专项巡查检查、集中综合执法等方式,开展旅游市场“常态化”专项整治和“体检式”暗访评估,严厉打击恶性竞争、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不良行为。充分运用全域旅游智能化管控平台,实时监控景区、交通及各类涉旅场所,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实现连续十年旅游安全“零事故”。
切实将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有机结合,坚持法律服务围绕涉旅项目“转”、跟着游客“走”,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法治成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增长极”。
选派专业律师担任县政府、文化旅游部门和涉旅企业法律顾问,为重大行政决策、旅游服务条款制定等提供全方位法律意见。组织志愿者走进景区开展普法宣传、秩序维护等活动,倡导文明旅游、依法维权。成立县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置旅游巡回法庭,充分发挥“固定坐诊+流动巡诊”双驱并行的调解服务优势,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今年“十一”期间,全县接待游客130.99万人次,及时受理、现场调解矛盾纠纷,开展24小时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快速处理涉旅纠纷投诉并及时回访,旅客满意率不断提升。
下一步,巫山县将以更实举措护航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抓好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成为样板、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两件大事”,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地、产城景融合三峡港湾城、多式联运商贸物流枢纽“四张名片”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