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磁器口司法所 创新监督模式破解执法难题 逐步构建全流程无缝隙执法监督
今年以来,沙坪坝区司法局磁器口司法所以磁器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和机制体制创新为契机,充分利用执法资源和力量,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不断破解执法难题,逐步构建“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执法监督体系。联席制度作牵引
“多方“我们把近期执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汇总梳理,主要涉及统一执法人员执法证,统一执法文书、部门查询信息系统未开放……”今年4月,在磁器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席会上,磁器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邓永的问题现场得到各单位的一一回应。
这得益于磁器口司法所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协调沟通机制,协助沙坪坝区司法局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道,定期召开执法联席会议,研究执法实践操作中的相关问题,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据了解,联席会提出的关于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证件不统一、执法文书不统一、文旅委导游系统查询未开放等问题已一一解决。
“联席会是基层与区级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平台。”磁器口司法所所长赵丽介绍道,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的沟通协作,切实解决基层行政执法中的难题,不断优化执法制度和细节,有效提升镇街执法效能、管理效能和社会效能,助推全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纵深推进。
案卷评查促整改
“开方把脉”提质效
随着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提升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的广度、深度和效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磁器口司法所通过执法现场随机抽查、办案流程跟踪问效、执法案卷每件必审、每月一次案卷评查等方式,对执法全流程、全过程进行全链条监督,建立监督台账,完善案件检查评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督促整改落实。截至目前,磁器口司法所组织开展案卷评查7次,发现问题60个,落实整改率100%,有效推动了综合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进一步提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工作质效。
此外,磁器口司法所还综合运用执法培训、出台指引、技术支持、专项督查等方式,强化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压紧压实执法人员工作责任,严肃纠正在执法工作中不会执法、不愿执法、不敢执法等行为,督促执法人员始终牢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上下齐心解决执法难题。
多向监督齐发力
“攥指成拳”有效应
针对如何做实做深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的“后半篇文章”,磁器口司法所在厘清职责、事项两张清单的基础上,建立“线索分析——问题核实——问题监督——问题整改——整改反馈”执法监督“五步走”流程,细化监督台账清单,实现监督程序闭环,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主动融入执法过程,实现全流程、无缝隙执法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为放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倍数效应,该所选派23名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明白人”、执法监督员下沉网格,吸收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加入网格化监督队伍,建立“网格化+执法”监督体系,弥补“执法”与“监督”的空隙,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等组建成一支体系完备的社会监督员队伍,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活动。
“我们将继续延伸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的基层触角,持续完善基层司法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努力架好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的‘新桥梁’,努力打造更全面、更高效的具有沙坪坝区辨识度的综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升级版’。”沙坪坝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秦湛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