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结合主题教育“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加大为基层服务工作力度,努力解决企业发展痛点难点,提升服务群众质量,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群众收获满满、让基层活力迸发,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合川区司法局
有序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一
走访调研“清好数”
制定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专项调研方案,成立调研工作组,围绕《重庆市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区县级行政执法事项指导清单(2023年)》,深入15个区级执法部门和30个镇街,采取发放问卷、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近三年来“通用赋权事项”“自选赋权事项”执法情况,重点关注执法频次高、执法需求大的事项,为镇街承接赋权事项“清好数”。
二
对接试点“搭好桥”
深入拟试点镇街开展重点调研,并与镇街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单位人员进行座谈,全面掌握执法队伍、执法保障、赋权事项承接、数字化建设等情况。重点走访10个区级行政执法部门,对接执法人员下沉、培训指导、案件移送等相关工作。组织拟试点镇街相关人员开展通用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文书制作、现场检查等专题培训3场次,培训人数90余人次。
三
编制清单“奠好基”
梳理27项法定执法事项和99项赋权执法事项法律依据涉及的具体条款内容,结合具体案例,编制《合川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指导案例汇编》。将涉及赋权事项的66部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形成《合川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法律法规查询清单》,供各镇街提前熟悉执法依据和执法要求,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尽快适应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新要求。
南川区司法局
让群众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
一
视频公证申请人可以借助手机微信小程序“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平台操作实名登录、在线申请、材料上传电子签名等步骤,实现远隔千里云视频公证,公证员通过视频指导办理公证,提供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公证书。今年1—7月,办理远程视频公证226件。
二
邮递公证
与有资质的翻译公司合作,针对出国打工、探亲、留学等涉外需求,出具英语、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个国家语言公证书,并通过邮政快递到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和不跑腿。今年1—7月,邮递公证书409余件。
三
简便公证
今年将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扩大至140项,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受理条件,就立即办理,且可以通过网上提前预约上传材料,实行先办理,后领证,实现让当事人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今年1—7月,办理涉外公证167件。
武隆区司法局
打造“三团”服务模式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
法律服务团与乐山市司法局签订《成渝双城经济圈司法行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整合法律顾问、公证员、司法行政工作者等资源组建“民营企业专项法律服务团”,提供涉企法规政策宣讲、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开展企业“法治体检”51场次。
二
护企调解团组织全区9名“调解能手”组成护企调解团,定期通过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警调对接等方式排查化解企业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等。今年1-7月,化解处置各类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209起。
三
窗口服务团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法治助企窗口,整合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公证、法律咨询、争议化解等法律服务事项。今年1-7月,为企业解决诉求233个。
垫江县司法局
三举措深化邻里纠纷化解
一
拉网式排查深入全县26个乡镇(街道)、301个村(社区)对邻里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27次,发现矛盾纠纷234件,预防矛盾纠纷135件。
二
层级式化解构建“村(社)首诊+乡镇(街道)会诊+县矛盾调解中心终诊”的诊疗模式,实现邻里矛盾纠纷层层分流、逐级化解。截至目前,全县共化解邻里纠纷951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86件,宅基地纠纷245件,山林土地纠纷255件,损害赔偿纠纷285件,其他类纠纷80件。
三
闭环式固效
建立从调前“防”到调后“访”的回访固效机制,避免矛盾冲突再次发生。特别是对于已经调结的重大疑难纠纷做到定期回访和针对性回访,促成调解协议的履行,以巩固调解成果,目前全县调解协议履行率及群众满意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