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些名字,总能让人过目不忘;有些故事,历时许久仍荡气回肠。我们之所以会被英雄故事激发壮志豪情,人人深埋于心底皆有一颗“英雄心”。学英模,既要见思想、表决心,更要见行动、比贡献。这可能是一首如歌如泣的诗词,也可能是一段婉约细腻的散文,或是一种思念、一种敬仰、一种誓约......
他和我们一样普通 却又如此让人尊敬
在机器嘈杂的车间,两个服刑人员突然争吵指责,继而大打出手,其他服刑人员心怀鬼胎伺机而动,在此时刻,谁能视之如无物?当夜晚的监舍沉寂下来,视频监控中有服刑人员偷偷摸摸行为反常,在此时刻,谁不会立即出言阻止?如此时刻,就是我们工作中普普通通的内容,这就是监狱人民警察的日常。
试着探寻刘彦大义举动背后深层的动因,可以发现他那让人肃然起敬的行为,不可分割地与监狱人民警察日常工作中的担当、正义联结一体,早已将责任、使命刻入潜意识以致达到“无我”的精神底色。
身处英雄战斗的监管一线,揣测他的工作日常:为了精力充沛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必定是每到值班,从前一天晚上就要调整作息;眼睛一睁开,接下来的每一秒都是为准时交接班作准备;岗前准备,着装、钥匙、门禁卡、武装带……逐一确认,必须有备无患;清点人数,教育管理,每一次周密深入的思考、安排都成为了安全稳定的绝对保证。这些是刘彦生前的日常,也是我身边每一名普通监狱人民警察对责任担当从未松懈的坚守。
如今,战斗过的地方没有了他的身影,30岁的刘彦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名人民警察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与奉献。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党和国家对政法队伍的标准和要求,也是每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与追求。如果说责任对应着对事业的热爱,很多时候,担当意味着牺牲。刘彦的英勇壮举,就是对“敢于担当”的生动诠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担当、为民的满腔热血让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正是这植根于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在面对不可知的歹徒行凶时,毫不退缩,即使这样的代价可能是自己整个的生命。
闻听百里外,传来噩耗······刘彦生命的长度被定格在了三十岁,但大无畏的精神和正义凛然的气节组成了他人生的宽度与厚度,人生的价值由此实现并向更高升华,他必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现在,我正站在英雄战斗过的一线岗位,从劳动现场再到生活现场,众多同志与我坚守着、实践着,坚守着责任、实践着担当。作为一名青年民警,面朝英雄的光辉,回想起从警初心和入警誓言,唯有把肩上的使命化为不懈的动力,努力做人民群众放心的忠诚卫士,才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作者简介
■代通:汉族,199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2015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重庆市永川监狱一监区二级警员。2018年度获监狱个人嘉奖一次。
夜空中最亮的星
如何与这个时代的焦虑和迷茫共处,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也没有答案。刚刚吹完30岁生日蜡烛的我再一次陷入了焦虑。30岁,是朱元璋坐镇应天府开启“广积粮、筑高墙”的年纪,是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年纪,也是爱因斯坦已经发现狭义相对论4年的年纪。我呢?虽不求与这些大人物相提并论,但也确实没有丝毫的成就。
但人的一生,总该被什么东西引领着,是对熠熠警徽不忘初心奉献、是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求醍醐灌顶般的透彻,唯愿在焦虑迷茫时散发光芒指引前行。恰如刘彦,这位同样30岁的城市英雄,面对持刀歹徒,毫不犹豫、义无反顾的捍卫正义,纵然他的光辉也定格于此,但他却成为了驱散所有年轻人焦虑和迷茫的最亮的那颗星!
但显然,成为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闪光的那一瞬。
是积极奋进的激情。大学毕业后,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文职人员,他立志要成为警察,他的妻子回忆说那段时间他夜夜“挑灯夜读”,不仅完成了本科学历升级,还刻苦学习警察招考的专业知识,顺利通过社招进入南川监狱。在初任培训阶段,更是克服困难,自我加压加训,凭借“许三多式”的不服输的韧劲,在与众多警校毕业学员的激烈竞争中,取得综合警体技能考核第一名的成绩。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不是依靠我们的出生,也不是凭借他人的提携,是靠我们自己,靠我们对自己负责的奋斗。这是年轻人该有的对未来的态度。
是润物细雨的关怀。第一时间,我跟随着监狱组织的人员参加了刘彦同志的追悼会,追悼会上,当看见携家属自发从四川遂宁前往南川监狱吊唁的刑满释放人员哭得撕心裂肺时,没有人不为之动容。这样的“鱼水情深”是来自于刘彦注重运用春风化雨的工作方法的结果,他不仅深入犯群谈心谈话,耐心教育转化每一名服刑人员,认真记录每一名服刑人员改造情况,还在服刑人员生病时,主动帮忙拿药,并准假休息;在服刑人员之间争吵时,他第一时间上去制止纠纷、化解矛盾。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成为了服刑人员眼中既公正严格又贴心暖心的刘队长,服刑人员都愿意向刘彦敞开心扉,都积极服从刘彦的管理教育。不仅如此,刘彦还在狱政、狱侦、刑罚执行业务培训中,所有考核项目均为优秀。我定相信刘彦也曾迷茫,迷茫于工作的枯燥单调,迷茫于管理对象的难缠复杂,但面对迷茫他不是抱怨,当不少年轻人满腹牢骚原地踏步时,他在一步一脚印的踏实前行,监狱工作,确实没有立竿见影的捷径可走,唯有用“心”。这是年轻人该有的对事业的态度。
是不畏艰难的坚持。高度戒备监狱的特警队巡逻处突工作,是对刘彦的肯定,也是对他的考验。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每天全副武装步行巡逻数小时,无论是处置突发骚乱还是维稳巡查,他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这就是他在危难时刻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的内在原因,条件反射般的挺身而出是对他工作投入和坚守初心的最好证明,他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他是警察、是特警,是所有人的卫士。我们都曾经面对着光荣的警徽宣誓,我们誓要做监狱事业的开拓者、做人民的守护者、做共产主义事业的践行者。然而在履行誓言的这一路上荆棘满布,艰难困苦,外界的诱惑、内心的困惑……无不动摇着我们的坚持,但无论有多难,请坚持下去,要像刘彦一样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谁”,我要为这个世界“做什么”。这是年轻人该有的对人生的态度。
因为你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天,全城百姓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因为你,诸多迷茫的少年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万里归来颜愈少”!
30岁,致敬夜空中引领前行的那颗星——刘彦。
作者简介
■陈小龙:汉族,198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5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重庆市永川监狱七监区二级警员。2017年度被评为“重庆市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青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