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市监狱管理局 > 部门动态

耄耋之年 初心永恒

日期: 2019-11-12
字体:

曾经,她是一名教育挽救服刑人员的“特殊园丁”,数十年为监狱事业无私奉献、惩教育人;退休后,她是乐于助学的“杨婆婆”,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贫困孩子们;如今,她是一名坚定的信仰者,用一封饱含深情的入党申请书,证明了老人一辈子的忠诚。

“这张老照片已经有40个年头了,有时我还找出来看一看,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那时候就几间泥瓦房子,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哟!”当杨淑珍看到监狱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感慨地说道。

 

 

 

杨淑珍1932年出生于重庆市酉阳县的一个贫困家庭。1958年,她随丈夫到原酉阳专署监狱工作。随后,调入秀山县溪口水银矿担任女犯中队的管教民警,一生与监狱事业结缘从此开始。

当时的溪口水银矿地处深山老林,交通极其不便,荒无人烟,时常还有野兽出没,除开恶劣的自然条件之外,杨淑珍所在的女犯中队监管条件尤为恶劣,押犯多、民警少、设施差,连基本的生活供需都得不到保障,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杨淑珍退缩,没有围墙,那就加强现场的管理,生活条件差,那就自己喂猪、种菜……后来,随着单位关系的变化,杨淑珍调入四川省东印劳改支队(现重庆市涪陵监狱前身),在工作中,杨淑珍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对她而言,困难没有克服不了的,只有不愿去克服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淑珍始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惩教育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真情感化,挽救一个个失足的灵魂,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只要我还有能力,

就还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杨婆婆给我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资助,更是给了我生活的希望,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艰难险阻,我也会好好工作,以后像杨婆婆一样去帮助别人。”已从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的代南瑶说道。

2014年,正读高三的代南瑶面临因贫辍学的困境,母亲早年离家、父亲精神异常、年迈的婆婆爷爷身患疾病……压得这个19岁的少年喘不过气,继续完成学业对他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情。了解情况后,杨淑珍立即和家人决定去代南瑶的家中。代南瑶的家在涪陵区龙潭镇的一个山村,山道弯多、路陡,原本1个多小时的路程得花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腰椎病未愈的杨淑珍硬是忍着疼痛,在车上半坐半蹲才到了小代家中。

到达后,杨淑珍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紧紧拉着小代的手,递过助学金说:“孩子,困难是暂时的。你努力去学习就好,不论将来成绩怎么样、考上什么学校、干上什么工作,一定记得要踏踏实实做事,端端正正做人。”

 

 

像代南瑶这样受到杨淑珍帮助的人还有很多,每当有人问起她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杨淑珍总是很平淡的回答:“自己能做到的、能帮助别人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我还想趁自己有能力,再多做一点。”

近五年来,杨淑珍已资助贫困学生两人,资助金额5万余元。对杨淑珍来说,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早已是一种习惯。

“入党是我这几十年来的梦想,

但我总感觉自己离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还有差距。”

 

“我怀着无比真诚的心情,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后通过自身进一步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员的光荣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只是一个极其普通又平凡的人,有的只是一颗对党赤诚的心、问心无愧于党的事业……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这份入党申请书的递交者,正是87岁的杨淑珍。

杨淑珍时常对儿子说道,“我还是想把入党申请书交上去,不然怕这辈子没有机会了。”这位经历无米充饥、无家可归的困苦,见证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老人,对党恩的感念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片真情。她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年轻时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总觉得自己离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还差得远,没有勇气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淑珍入党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但考虑到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年龄大,她又打起了退堂鼓。“我可以入党吗?党组织会接纳我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老人。

2019年,当杨淑珍再次捐助一名贫困学生后,一位老同志的话坚定了杨淑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返回顶部